三、第三原则:轻“和”重“效”
(一)“和”的分类
“和”有两种,一种是积极的“和”,“和”而有力,“和”而不僵;另一种是消积的“和”,和稀泥,表面和气,见错不纠,这种“和”是一种息事宁人的“和”,毫无原则的“和”,走向死亡的“和”。因为企业在市场的生存法则,并非一个简单的“和”字。有价值,有效益就能生存,否则,谁也不会施舍于你!
(二)工厂种种“和气”象
例一:乱拿物料无人管。
例二:乱买物料无人把关。
例三:领导的亲属无人敢管。
例四:做坏了物料无人问责。
例五:做多了产品形成了呆废品,无人追究。
(三)“和稀泥”的根源
1.“面子”文化。
中国人是个最讲“面子”的民族。“面子”代表着身份、地位和权威,“面子”也是一个人成事必不可少的条件。
没面子的人不用说成就一番事业,连生存都很难。重“面子”是中国人的生存方式所决定的。
中国人的生存方式是依赖于“人际关系”和“人际圈子”而存在的。每个人都是某种“人际关系”和“人际圈子”中的一个部分和角色。缺乏人格上的“独立性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之一。
失去“独立性”的人是没有办法单独靠人与事的关系来衡量他的价值的,再能干的人,进入不了一个“人际关系圈”中,他就失去了生存的条件和地位。
于是干好事变得不那么重要,做好人才是最关键的,有业绩不一定有成就,没“面子”则肯定会失败。
爱面子导致人们重做人,轻做事,甚至损害企业利益来维持各自脸面。请看几例:
例一:张老板爱面子,下属投其所好,溜须拍马,不干实事。
例二:员工之间拿原则做交易,互相给面子,任凭企业利益受损。
2.“感性”文化。
凭感觉做事这是许多老板多年形成的习惯,这种习惯在工厂中日积月累会形成一种“感性”文化:人人凭感觉说话和办事,人人把自己的感觉看得比制度和业绩都重。
请看几例:
例一:员工提拔凭感觉。
例二:员工奖罚凭感觉。
张老板由于到了年底拿不出奖勤罚懒的依据,只好凭感觉给每个管理干部私下塞红包,但却没有一点激励的效果,甚至适得其反。
例三:品质检验凭感觉。
“感性”文化造成的结果使一切都失去了客观的衡量标准,于是人们也就失去了较真的热情和兴趣,凡事都无所谓,得过且过。
例四:“干”和“不干”看感觉。
“感性”文化的人非常注重自己的感觉,这是一群不能经受太大挫折和刺激的软弱的心灵。
例五:处理纠纷照顾感觉,丧失原则,制度化建设永无可能。
企业问题不断,但责任很难追究。因为一追究责任人会伤害到某些人的感觉和自尊,于是只好息事宁人,和稀泥了事。
3.“人情”文化。
很多老板不懂管理方法,只擅长于用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处理管理中的人际关系,以“做人”替代“管人”,希望以心换心。
用人情和交心来做管理尽管既简单又实用,而且成本低,但大多时候会面临一个问题:当手下不能把事做好的时候,情放何处?讲情面?责任无法追究。不讲情面?那些情深意切的相互表达就纯属浪费,而且,人们会认为虚情假意,从此也不再把你的人情当回事。
左右为难的结果,往往又是和稀泥了事。“做人”和“管人”有时如鱼与熊掌,难以兼得。
“人情”文化最大的弊端在于,当企业面临变革、变故或者任何一种变动的时候,企业的信任机制都会面临一次冲击,甚至摧毁,完全靠人情建立起来的信任就是这么弱不禁风。
情感是一把“双刃剑”,爱之深,恨之切。
(四)“和稀泥”的弊端
1.造假文化。
“和”就需要“假”,真的东西往往因为真实而让人难受,伤了和气。所以,“假”是“和”的表象,“和”是“假”的本质,打“假”就必须治“和”。
2. 庸人文化。
“和”需要“庸”,过分的突出就会造成群体的无能,没有人愿意看到自己成天解决不了的问题被他人轻易解决掉,也没人愿意天天去做自己做不了的事,于是“平庸”是最好的“和谐剂”。
3.死亡文化。
“死”是最终的“和”。当“和”以不争、不辩、不改为代价时,“和”就成为了一种逐渐滑向死亡的形态。因为它已经失去了生的能量。
(五)如何根治走向死亡的“和”文化
1.价值导向。
其实“和”也好,“争”也罢,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,然后给自己带来赢利,为自身创造价值。
所以,不论从哪方来讲,价值的创造与获得是唯一衡量企业行为的标准。
张老板开始不讲情面,严格要求部下。
以做事为导向来衡量下属的工作,成了张老板管人的原则。
2.放弃面子。
严格的奖罚制度让人们之间无法再讲情面。
3.不靠感觉。
考核和奖励也开始凭业绩说话。